7月12日,低价游海南海口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母亲执意要参加一个老年旅游团,根治40元游桂林四天三夜还包吃包住,乱象自己劝诫还被说“不正常”,还须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关注。持续之后,下猛桂林、低价游海南两地相关部门发布通报,根治涉事旅游公司和人员因涉嫌组织不合理“低价游”、乱象向旅游者虚假宣传兜售物品等被立案调查,还须并处以罚款。持续(据7月22日新华网报道)
正值暑期出行旺季,下猛针对多元化的低价游旅游需求制定不同价格的旅游产品,本是根治正常的市场行为。但远低于成本价的乱象“低价游”,往往打着“性价比”的幌子,以补贴、免费、赠送礼品等噱头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报名参团,回头再通过额外收费或强制购买等方式牟利。这般乱象,不但让消费者损了钱包、坏了心情,也让旅游地损了口碑、坏了形象,更会扰乱旅游市场和营商环境。
违规违法的不合理“低价游”,近年来一直是有关部门重拳整治的对象,但始终禁而难绝。一方面,是部分消费者架不住价格诱惑,抱着试试看、占“小便宜”的心态报团。另一方面则是不合理“低价游”涉及的旅游主体多,游客维权困难。我国《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总会有个别旅行社或散团常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以“欺骗瞒”手段招揽游客。
面对不合理“低价游”乱象,各方应当积极作为,首先监管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劲头严打不合理“低价游”,切实维护好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细化不合理“低价游”的认定标准和处罚细则,明确旅行社、导游、商家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对不合理“低价游”涉及的虚假宣传、强制购物、隐性消费等进行严厉惩处,提高违法成本。电商平台也应切实履行对旅行社和旅游产品的审核义务,建立严格的资质审查和产品上架机制。
其次,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些不合理“低价游”之所以禁而不止,有时候也与一些消费者不顾旅游产品成本一味追求低价有关。消费者出游应改变单纯比价理念,理性消费,尽量选择正规旅行社,核查其资质,签订正式合同,杜绝贪便宜心理,远离不合理“低价游”,避免落入“低价游”陷阱。(潘铎印)
责任编辑:吕成海提出“三农”类建议123件!广东人大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助力“百千万工程”_南方+_南方plus3月18日,广东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共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双11”来临之际,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对查处的两起网络促销违法经营典型案件进行了案例剖析,发布消费提示,强调将通过“网剑行动”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2月6日,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发布,对安徽省内高等学校的开学前后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指导和安排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2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第二批35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将被命名为“合肥市特色学校”。 记者了解到,2014年,全市正式启动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2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林雅丽记者张文章)全力推进“一品一码”可追溯,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0月29日下午,由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福州经济开发区市场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11月1日,记者从吉林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3月9日,该局药品监督执法大队接到吉林市某小区内、有一团伙正在制造中成药并通过网络贩卖的线索后,迅速行动。经实地侦察,初步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