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免免密支付就是免密‘吞钱高手’!”近日,支付广东深圳消费者彭女士吐槽,掉安自己不知何时“误点”开通了这个设置,免收到快递才发现,免密家里3岁的支付小朋友也可以网络购物。记者调查发现,掉安免密支付、免先用后付、免密极速付款、支付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掉安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免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免密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支付“莫名其妙”就花了钱。(据9月12日《工人日报》报道)
媒体报道不虚。换言之,免密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安全风险。比如一些平台和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该功能,当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关闭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无从下手等问题。
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这既是一种常识认知,更为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如果平台、商家的免密支付、极速付款等设置,导致消费者不能全面有效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无法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一种商品、是否接受一项服务,而是被其设置强行消费,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点细化了经营者义务,对自动续费等新领域的新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也有助于引导经营者合法合规提供免密支付等服务。
而此前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厘清了支付产业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边界,赋予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权力,标志着支付行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对于利用免密支付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引导支付机构树牢“合规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经营理念,防止违规经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平台、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醒目的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同时优化取消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推动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张国栋)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安在线讯据安徽网报道,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近日安徽省教育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体育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广播电视局等八部门制定了《安徽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随着“边看直播边购物”这种新生活方式的流行,海鲜档也搞起了网上直播带货。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你点我检”第二场活动走进网红海鲜直播间,应网友要求抽检高 ...
近日,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以“反对浪费崇尚节约”为主题,开展反餐饮浪费系列宣教活动。活动中,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宣教人员向餐饮单位负责人详细解读了《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走进餐饮单位,现场指导经营者 ...
2025年9月20日上午,抚顺罕王傲牛矿业毛公分公司二矿区地下开采建设项目在辽宁省抚顺县正式开工。该项目旨在显著提升铁矿年产能至300万吨,标志着罕王矿业在产能扩展和资源开发方面进入新阶段。开工仪式上 ...
语音播报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工作、普及质量安全知识,3月13日,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市场监督管理所了解到,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期间,枫泾市场监管所 ...